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  宋元历史

岳飞生平简介岳飞的故事如何评价岳飞?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3 23:51:03

岳飞生平简介:岳飞的故事有哪些?如何评价岳飞?下面小编就为你介绍民族英雄岳飞波澜壮阔的一生:

岳飞生平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县(今属河南安阳)人,家中世代务农。岳飞是南宋初期著名的抗金将帅,民族英雄。时“张韩刘岳”四大帅中,岳飞以少帅名于世。岳飞做过弓箭手,当过庄客,投戎后,勇武善战,谋略过人。他所带岳家军,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成为当时宋军中最有生气、最具有战斗力的一支部队。郾城大战,岳飞以少胜多,大败金军,更使金人闻风丧胆,皆云:“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后遭秦桧等人诬陷,屈死冤狱,年三十九。岳飞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太尉、枢密副使等职。宋孝宗继位后,为岳飞冤狱平反,诏复原官,建庙鄂州(今湖北武昌),追封为鄂王,谥“武穆”。

岳飞生平简介岳飞的故事如何评价岳飞?

岳飞的故事

一、投依宗泽 收复建康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冬,岳飞投奔到相州大元帅府刘浩帐下,即被收用,在军中任一名偏校,之后便随勤王大军开赴汴京,以解汴京之围。

刘浩为勤王军前军统制,带兵先行。至魏县李固渡,奉刘浩的命令,岳飞带一支数百人的骑兵小队前往侦察。忽与金兵遭遇。岳飞一马当先,冲杀过去,轻取敌将首级,随后宋骑兵掩杀过去,金兵逃窜。初次小战,岳飞的勇敢和武艺便得到显露。过李固渡后,勤王大军齐聚于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北),商讨行军方向。最后决定兵分两路,宗泽副元帅带刘浩部向汴京挺进,康王赵构带另一部走东平(今属山东)。岳飞随刘浩部继续向汴京进军。途经开德(今河南濮阳)等地,宋军连获胜捷。但在这时传来汴京早在十一月便陷落的消息,徽宗、钦宗二帝和皇室男女老幼均已做了俘虏,被金军掳胁北去,汴京已被洗劫一空,成了一座空城。

靖康二年(1127)五月初一,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刘浩部转属奸臣黄潜善隶管。宗泽被任命为开封府知府兼东京留守。黄潜善与赵构串通一气,采取避战南迁以图苟安的政策,致使军队士气低落,连战屡败,中原大片疆土又沦落敌手。此时的赵构又一味南行“巡幸”,滞留维扬(今江苏扬州),身为偏校小职、胸怀恢复大志和救国救民之心的岳飞,难以再沉默下去,不顾官卑职低,披肝沥胆,向宋高宗赵构上书直言,其略云:

今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东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然而,他的耿耿丹心只换得“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八字批语,并且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这年,岳飞年二十五岁。

但胸怀救国救民之志的岳飞并未气馁。罪由非得只能使他志气弥坚。听说河北招抚使张所“名满河朔”,正多方收揽英才,岳飞便毅然前往投效。张所知悉岳飞的遭遇后,十分同情,便留岳飞在“帐前使唤”。由于岳飞的非凡见识,高超武艺,张所终于决定破格提拔他。先是“以白身借补修武郎”,继而又升为统领,后又升岳飞为统制,分隶于名将王彦部下。

然而赵构、黄王集团是容不得真正抗金志士的,他们先罢免了主张抗战的李纲的相位,又贬谪张所,发配岭南,致使张所死于贬途。

张所死后,名将王彦与岳飞等十一名将领仍按原计划进军卫州(今河南淇县),先和金兵激战于新乡县,岳飞冲锋在前,夺下敌方大旗,宋军大胜,败万户完颜索,擒千户阿里孛,收复新乡,取得渡河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金军误以为王彦、岳飞军是宋军主力,于是抽调各路人马,云集新乡,准备与宋军决战。王彦、岳飞军仅七千人,被金军围困。后奋力拼杀突围。岳飞因与王彦意见不合,遂带自己的部属,离开王彦,转战太行山区。其后岳飞军也多次袭击金军,生擒金将拓拔乌耶,杀敌酋黑风大王,终因孤军苦战,天寒地冻,无吃无穿,便带领人马离开太行山区,投依宗泽。

此时宗泽已成为众望所归的抗金人物。岳飞前来,他珍惜岳飞的才干,体谅他的爱国之心,原谅了岳飞的违反军纪(指率队离王彦之事),留在营中听候差遣。

岳飞生平简介岳飞的故事如何评价岳飞?

此后,在宗泽麾下,岳飞于滑城之战、胙城之战、黑龙潭之战中,均表现突出,颇有战功,宗泽先任命岳飞为统领,不久又升为统制。一日宗泽召见岳飞并授以用兵作战阵图,并且说:“你智勇双全,才能非凡,就是古代的良将也难以超过你。但你用兵作战没有一定之法,恐怕不是万全之计。”岳飞回答说:“先布阵然后进行作战,这是古代兵法的一般要求。但用兵作战又不能为一般兵法所拘囿,兵法须讲,更须巧妙应用,它在于指挥者能否审时度势,机智灵活地进行制定应用。”岳飞这番话终于使宗泽点头称是。

建炎二年(1128)七月,年已古稀的宗泽终于在壮志难酬的郁愤中死去。宗泽死后,杜充为东京(汴京)留守。岳飞随侍卫步军司长官闾勍担负守护北宋皇陵的任务。这期间岳飞又带领四千精兵,与进犯汜水关的河东金兵进行激战,两战皆捷。

建炎三年(1129)闰八月,杜充升任右相兼江淮宣抚使,并全权负责长江防务。不久,金军在四太子兀的统率下,大举南侵。杜充无能,江防全面崩溃。宋高宗赵构急忙放弃临安(南宋都城),逃奔越州,后又于定海县登船下海逃亡。金兵所到之处,烧杀抢劫,无所不为。

岳飞曾随杜充驻守建康(今南京市)。此时金军势盛,江防崩溃,岳飞带本部军马边走边战,先移军广德(今安徽广德县),后又移军在太湖之滨的宜兴。移军宜兴后,岳飞便收编散兵,招募义士。还积粮草、砺兵器、明典刑、治军旅,积极作好备战准备。此时,岳飞投戎离家已有三年,思家心切,经过许多周折,将母亲和两个儿子接到宜兴,妻子刘氏已改嫁,岳飞又在江南娶李娃为妻。

金兀率军大举南下,战线过长,兵力分散,又不断受到沿途宋朝军民的反抗打击,赵构又逃遁海上,追之不及,于是在第二年春天被迫放弃所占领的江南各州县,引兵北还。

此前,金兀于黄天荡被韩世忠所困,几乎被擒。后侥幸逃脱后,便受到岳飞军的沉重打击。岳飞带军离开宜兴,先于建康城西北十五里的静安追上敌人,拦腰予以猛击,敌人溃不成军,横尸遍地。后又在建康城南门外再次重创金军,俘虏女真将士甚众,兀仓皇北逃。岳飞收复江南重镇建康。

建康之战,岳家军威名远播,岳飞初建奇勋。

二、克敌襄汉 北伐中原

建炎四年(1130),由于岳飞击杀金军、收复建康的奇功,赵构在江南越州(今浙江绍兴)召见了岳飞,除大大嘉许一番外,还赐给岳飞金带、鞍马、战袍、铠甲等物,命岳飞暂回宜兴待命。

绍兴元年(1131),岳飞接诏讨伐游寇巨贼李成。宋军统帅为张俊,岳飞担任先锋。经过几个月激战,大败李成军,杀其头目马进、孙建,俘虏其军师李雩。李成率残部,投靠伪齐政权的刘豫。

击败李成后,岳飞又用招降之法,收编了另一支游寇张用军。官职升为神武右副军统制,腊月又升为神武副军都统制。

绍兴二年(1132),岳飞又奉诏征讨湖南游寇曹成,两次大战于莫邪山。岳飞胞弟岳翻战死。经过两个多月的苦战,扫平了贼寇,并收降了曹成手下的猛将杨再兴。

宋廷对岳飞的战功进行褒奖,派人慰劳岳家军,赵构赐岳飞以金蕉(酒杯),并授五品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

金兀兵败江南返北后,暂时未采取什么军事行动,而“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叛党”作为金军的策略。一方面扶植刘豫伪齐傀儡政权,一方面暗放秦桧夫妇南归,令其“伪装潜逃”,以求内应。

绍兴三年(1133)九月,赵构第二次召见岳飞,进一步笼络岳飞为其效命,除赏赐金带、衣甲、战袍外,还特地赐军旗一面,上面有赵构亲笔书写的四个大字“精忠岳飞”。几天后,颁布诏令,升岳飞为镇南军承宣使、蕲州制置使等职,并扩大岳家军编制,将牛皋、董先、李道、付选、李山等所部尽归岳飞统辖。

岳飞生平简介岳飞的故事如何评价岳飞?

绍兴四年(1134)春,岳飞上疏朝廷,指出伪齐政权统治下的襄阳六郡乃要冲之地,欲收复中原,必先收复襄阳六郡。岳飞的奏疏得到朝廷宰相朱胜非、参知政事赵鼎的大力支持,诏许其收襄计划。

五月,岳飞率兵先攻郢州(今湖北钟祥),不久攻克。于是兵分两路,一攻襄阳,一攻随州(今湖北随州)。岳飞亲率主力攻襄。守襄之敌是岳飞手下败将李成。他得知岳飞率兵亲来,吓得弃城而去,襄阳不战而得。牛皋帮助张宪攻打随州,三天即攻下,十六岁的岳云手舞双锤,率先登城。

岳飞出师大捷,震动了女真贵族和伪齐政权。他们联合出兵三十万,集结于邓州(今河南邓县)西北,筑寨掘壕,以遏制岳军北上。邓州大决战,岳飞用兵如神,金、伪齐三十万大军防线全面崩溃,金将刘合孛堇只身败逃,伪将高仲退守邓州,没多久,岳军破邓州,活捉了高仲。

襄阳大捷

攻拔邓州后,岳军又分兵疾进,连克唐州(今河南唐县)、信阳(今河南信阳)军。短短两个月中,岳家军克敌襄阳一带,连复六州郡,朝野欣慰。赵构也激动地说:“岳飞军军纪严明,朕早有所闻,没有料想到他竟能如此破敌立功!”

八月,赵构颁发制词表彰岳飞,并提升他为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岳飞再三请辞升职,赵构均降诏不允。

绍兴五年(1135)夏,岳飞带军瓦解消灭了湖湘一带杨幺的起义军,为赵宋王朝解决了一个“心腹之患”,赵构表彰了岳飞,授岳飞为检校少保,进封开国公。

绍兴六年(1136)初,由宰相张浚兼任都督诸路军马事,于平江府(今江苏苏州)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北伐中原之计。张浚命令岳飞进军襄阳,作好直捣中原的准备。

这年二月,岳飞于鄂州(今湖北武昌)发布檄令,并积极做好进军襄阳的军事部署。不料此时,年已古稀的母亲姚氏病逝。岳飞悲痛不已,目疾复发,他一面奏报朝廷,一面自行解职,扶母亲灵柩至庐山安葬。

在朝廷再三催促下,岳飞忠孝难以两全,赶回军中,八月正式誓师北伐。在河北、河东忠义民兵的积极响应配合下,岳家军进展顺利。先锋王贵、董先军马到成功,占领虢州州治卢氏县(今属河南);杨再兴大败伪齐张宣人马,收复长水县(今河南洛宁县西);牛皋军进抵唐州,生擒伪将薛亨,并横扫颖昌府(今河南许昌)伪军;王贵在收复虢州后,又率军向西,力拔上洛、商洛、洛南、丰阳、上津等县城,席卷了商州(今陕西商县)全境。

岳家军此次北伐,“捷音五至,中外称快”。宋廷为此下诏嘉奖说:“遂复商于之地,尽收虢洛之城”,“长驱将入于三川,震响傍惊于五路。”老将李纲热情洋溢地写信给岳飞,称赞这是“十余年来所未曾有的壮举”,并衷心希望岳飞“早建不世之勋,辅成中兴之业”。

此时的岳飞也心情激动,他对部下说:“以前我非常喜欢喝酒,喝醉以后,也曾做过一些错事。以后老母要我戒酒,皇上也劝我不要喝酒,从此我便滴酒未沾。此次等咱们打下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后,我与大家痛饮!”岳飞以此语激励将士,抒发壮怀。

然而,岳飞的雄心壮志未能实现。岳家军长驱直入,数万大军供应困难。岳飞向朝廷告急,要求增派军队,接济粮饷,但杳无回音。不得已,他决定全军主力班师回鄂州,留下少量人马扼守商、虢地带,首次北伐功败垂成。

绍兴七年(1137)二月,岳飞因进军陈蔡有功,被升为太尉。

岳飞生平简介岳飞的故事如何评价岳飞?

三、力反和议 逐鹿中原

宋绍兴七年至绍兴九年(1137~1139)间,宋金双方都出现了一些重大事变。宋廷方面,由于宰相张浚用人不当,引起“淮西兵变”,朝野震惊,张浚遂免去相位。虽然赵鼎复出,然而秦桧仍在朝中任重职,并且在“议定回跸”、“复幸浙西”,即皇帝赵构不留建康(今南京),回驾临安(今杭州)上,赵、秦二人意见一致。于是赵构从抗金前线重镇建康南撤至临安。这意味着宋廷议和派的一次胜利。

金朝方面,完颜亶继帝位,金军首脑人物粘罕失势而“恚闷而死”。于是金朝先废刘豫伪齐政权,并向宋廷呼吁和谈,条件是归还黄河以南的原宋地,并放还赵构生母韦氏,归还已死的宋徽宗的梓宫。

南宋高宗赵构素畏金军,更怕提中原恢复之事。为与金人达成和议,遂进一步重用秦桧,并令其与金接通关系。这年腊月二十八日,秦桧以宰相身份(此时赵鼎已罢相),代表赵构,跪在金的使臣张通古、肖哲脚下,答应取消宋国号,作金的藩属,并每年纳贡,达成“绍兴和议”。绍兴九年(1139)正月元旦,宋廷迭下诏书,布告中外,庆贺“和议”的成功。

宋廷诸大臣,对此早已议论纷纷,多有反对者,然而这些主战派人物如王庶(枢密副使)、胡诠(枢密院编修),或被罢官,或被贬谪。

岳飞远在鄂州,手握重兵。赵构、秦桧惧怕岳飞闹事,特别下诏褒奖岳飞,比之以汉代的霍去病、卫青,晋升岳飞的官阶为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希望岳飞能沉默不言。然而岳飞深信金人狡诈不可信,宋廷屈辱不能忍受,收复山河统一祖国大计不能尽废,在接到“和议”诏书后,就上了一道“谢表”,谓:“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可训兵饬士,谨备不虞,而不可论功行赏,取笑敌人。”谢表中还有“唾手燕云,复仇报国”语。对朝廷给他加官进阶,虽三诏而不受。其后岳飞又自请随宋使至西京洛阳谒扫先帝陵墓,以便趁机而窥敌人之虚实,但未被允许。再后,岳飞又上二札子,要求解除自己的军职,字里行间对和议之事不无讽刺之意,赵构、秦桧一开始未予理睬,后批示不允所请。

绍兴九年(1139),金朝内部以兀为首的主战派发动政变,铲除完颜宗磐诸大臣,一改其对外政策,并撕毁宋金“和议”。第二年五月,分兵四路,同时大举南侵。五月下旬,金军兵临顺昌(今安徽阜阳)城下,将城团团围住,顺昌告急。赵构原不同意岳飞出兵,后恐顺昌有失,便命岳飞发兵救援。

岳家军在鄂州已整训三年,接到御扎,岳飞便发兵救援顺昌。未至顺昌知城危已解,岳飞便率全军向金展开全线进攻。先攻下蔡州(今河南汝南),再败金军排蛮千户人马。接着又攻下重镇颖昌府(今河南许昌),再力拔陈州(今河南淮阳),攻克郑州,七月初又收复西京洛阳。

先是在收复颖昌府后,岳飞即将大本营移屯至该府东南的郾城。金兀探听到郾城兵马不多,便集中几路精锐人马,取捷径包围了郾城,企图一举摧毁岳军的指挥中枢。

岳飞得到探报,立即亲率亲卫部队背嵬军前往迎敌。金兀出动“拐子马”和铁塔兵,岳军则各执麻扎刀、提刀、大斧迎敌。岳云手舞双锤率先冲向敌阵,岳军个个以一当十,拼命厮杀。岳飞也左右开弓,箭无虚发。双方激战后又展开白刃肉搏战。杨再兴单刀匹马冲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金兵全线崩溃,天色昏暗,兀带领残兵败将,退兵数十里。

数日后,兀再次集结三万人马,与岳军决战。岳军更加骁勇,血战半日,终将敌焰压了下去。金兀的攻势终于土崩瓦解。郾城之战,金军损失惨重,上将军夏金吾及千户五人被杀,勃海汉儿王松寿等大小首领七十八人被俘。而岳军牺牲也相当大,名将杨再兴战死小商河。

金军溃退。岳飞指挥军队继续向汴京推进,汴京已指日可下。但这时传来让岳军班师的诏令。岳飞及众将悲愤填膺,肝胆欲裂。岳飞立即上书朝廷,申说兵势,金军已无斗志,而我军斗志高昂。并且河北河东一带忠义民兵,皆纷纷企盼王师,配合作战,金兵归路已断,恢复大业即在眼前……

但朝廷诏令不断,金牌接踵而至,命令岳飞“择利班师”,“措置班师”。这时,其他诸路宋军,张俊部、韩世忠部、刘锜部等已先后班师。而且粮草已断绝的消息又不断报来。岳飞召集诸将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分析形势后,出路只有一条:忍痛班师!

岳飞生平简介岳飞的故事如何评价岳飞?

岳军又驻留五日,让该地百姓收拾停当,随军南撤。岳军二次北伐,虽逐鹿中原,连获胜捷,但最终仍废于一旦。

四、昏君奸相 残害忠良

绍兴十年(1140)七月,在一道道诏令和一面面金牌的催促命令下,岳飞不得已撤兵南归。此次北伐大功废于一旦,使岳飞终于认清了宋王朝的求和面目和赵构苟安一隅的心思。所以南归谒见皇帝赵构,他不再像以往慷慨陈词,而只是再三恳请朝廷解除其军职,归田而居,赵构未许。

赵构对岳飞是既惧怕又不能放归。他怕岳飞一旦功誉中外且重兵在握,难以驾驭,则必有后患。但他又惧怕金兵南下,一旦靖康悲剧再次重演,其后果更不堪设想。所以他对岳飞是采取既利用又限制的政策,利用岳家军抗击金兵南下,限制岳飞功高盖主。

应当说岳飞通过此次北伐的失败,对赵构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他还没有料到,这几年来赵构已和秦桧相互勾结,沆瀣一气,为顺利实现他们求和苟安的目的,早已把岳飞、韩世忠这些主战派代表人物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拔之而后快,只是没有合适机会而已。

绍兴十一年(1141)发生了几件事,使秦桧对岳飞的迫害步步加紧。先是秦桧想铲除韩世忠,通过张俊暗示岳飞欲分韩世忠兵权。岳飞不答应,并将此事暗告于韩世忠。韩世忠闻言,立即找赵构澄清原委,使秦桧未能得手。张俊把岳飞暗告韩世忠之事转告秦桧,秦桧对岳飞怀恨在心。二是这年正月金兀又率金军南侵,在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大败宋军,恰好岳飞军因听从张俊命令于舒州待命未至濠州。等到闻讯救援时,金军已退。张俊回朝,恐怕岳飞揭发其乱下命令之谬,乃先告岳飞拥兵不进,贻误战机,这给秦桧日后诬陷岳飞提供了借口。

赵构先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的兵权,明升暗降,调至枢密院任职,离开军队。接着秦桧便开始迫害岳飞。

秦桧先唆使其党羽万俟卨弹劾岳飞,再唆使御史中丞何铸、殿中侍御史罗汝楫二次弹劾岳飞。岳飞看到弹劾奏章的副本后,心中气忿之极,便上章奏请罢免军职。八月初八,宋廷诏下,免去岳飞枢密院副使之职,以“万寿观使”闲职休闲。秦桧阴谋初步得逞。

岳飞被免职后,返回江州(今江西九州)庐山旧居赋闲。

秦桧加紧陷害岳飞的步伐。在秦桧授意下,张俊利用岳家军内部矛盾,先威胁利诱统制王贵诬陷岳飞,王贵屈从。后收买张宪部副统制王俊,让其出面首告张宪,从而牵连岳飞,并命人代他写好一份《告首状》。

王俊利用张宪出外之机,先将《告首状》投送王贵。王贵又将此状送交秦桧心腹林大声,林大声又将此状转递到枢密行府张俊的手中。

张俊接到此状,立即开始严刑逼供,企图将张宪屈打成招。张宪拒不承认。张俊又以所谓岳飞先写信给张宪,让张宪制造兵变,以威胁朝廷之莫须有的事,逮捕了与张宪同来枢密府议事的岳云,二次逼打,但毫无结果。最后只得将张宪、岳云解往临安,秦桧命将二人看押在大理寺中。

秦桧将此事报知赵构。得到赵构同意,十月,派人去庐山以“请”的名义将岳飞骗至临安,也下于大理寺中。

秦桧党羽何铸等人首次审讯岳飞。

岳飞心怀坦然,义正词严。历述从戎二十年中尽忠报国之事,何谓谋反朝廷?又问岳云写给张宪的信今在何处?何铸等无言以对。再问张宪、岳云有无口供证实此事?何铸等张口结舌。最后,岳飞解开衣衫,袒露出背上岳母所刺“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字字“深入肤理”,何铸等人都为之动容。审讯毫无结果,何铸向秦桧如实以告,并且说岳飞是国家重将,强敌未灭,先去大将,于国不利,秦桧不听。

秦桧二次又派死党万俟卨审讯岳飞。万俟卨拿出张俊等人捏造的物证,要岳飞承认。岳飞说:“我一生无半点负国行为,可对天发誓。你们既然主持国法,就不该陷害忠良!”

岳飞生平简介岳飞的故事如何评价岳飞?

万俟卨令狱卒拷打岳飞,岳飞仍不认“罪”,此时岳飞想到自己多年来征战北伐,与秦桧本势不两立,每言北伐,多忤其意。朝中共事期间,素无言语,见面唯点头一揖而已。而今秦桧得势,和议已成,秦桧岂能容己。又万俟卨乃秦桧死党,早年与自己又结有仇怨。今番落入他们二贼手中,怎会有好的下场?于是任凭狱卒百般拷打,只是不再言语。

秦桧、万俟卨为置岳飞于死地,罗织编造了三条罪状,上报朝廷,等候处理。

岳飞冤狱朝野震惊。百姓们纷纷涌向大理寺“鼓噪”,要求释放岳飞。朝廷中一些正义之士也纷纷上书,为岳飞仗义执言。如李若朴、何彦猷、薛仁辅等,并言岳飞无罪,但均遭贬谪和迫害。韩世忠虽已被罢去官职,仍前往质问秦桧:要定岳飞罪,究竟有何证据?秦桧回答说:“岳飞给张宪的书信,内容虽不清楚,但这样的事情,莫须有!”韩世忠气愤地说:“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由于朝野反对,岳飞案子一直拖延未决。

这年阴历腊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秦桧手书小纸交给狱中,命其上书奏报处死岳飞。万俟卨奉命上书,请将岳飞处以斩刑,张宪处以绞刑,岳云处以徒刑。

赵构接到奏章,当时朱笔批云:“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杨存中监斩。”

临刑前,万俟卨最后一次提审岳飞,企图逼岳飞在他们所炮制的“供状”上画押,岳飞转身提笔,写下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在除夕之夜漫天风雪中,年仅三十九岁的岳飞喝下赵构“御赐”的毒酒死去。岳飞死后,其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也均被害。张宪、岳云被押赴市曹斩首示众。岳云死时年仅二十三岁。

如何评价岳飞?

宋金时代,金灭辽、灭北宋占据中原,又频繁发动南侵战争,所到之处烧杀掠掳,许多城市重镇经金军洗劫,几乎成为空城。给国家、民族带来巨大灾难。因此,抗击金兵,收复中原,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破坏损失,是时代的要求,也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岳飞则是顺时代潮流而动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宋史》称岳飞是“忠愤激烈,议论持正”,所言颇当。而赵构、秦桧、万俟卨等人将永远是千古之罪人。

岳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

岳飞善治军,军纪严明。一次率军士训练注坡跳壕,其子岳云因被马绊倒,岳飞怒而鞭之。号令军士不许取民一麻一物,其号令是:“冻死不拆屋,饿杀不卤掠。”但岳飞对部下士兵又十分爱护,同甘共苦。凡士兵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岳飞派自己的妻子问劳其家;凡死于战事者,均哭之而育其孤。宋高宗几次召见他,均赏赐战袍、衣甲、钱财等物,岳飞决不私留,均分赏给部下或兵士。张俊尝问岳飞用兵之术,岳飞回答说:“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正由于此,所以岳家军出师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使金军闻风丧胆,兼呼“岳飞爷爷”,并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一生胸怀坦荡,为人正直,光明磊落,处处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名位、利害得失。襄阳之役,岳家军所向披靡,短短数月,连克六郡,誉满中外。然而在奏功时,岳飞却先奏刘光世军功(刘军本为后援,六郡已复,刘军始至)。平定曹成贼寇时,曹手下骁将杨再兴曾亲手刺死岳飞胞弟岳翻。杨再兴被俘后,群情愤恨,但为国家计,岳飞爱惜杨再兴一身武艺,于是不计家仇,招收杨再兴为国效力。后几次北伐,杨再兴屡立战功。

岳飞生平简介岳飞的故事如何评价岳飞?

岳飞为人仁义当先,知恩必报。对己、对子女严格要求,而且生活俭朴。岳飞少年时曾学射于周同。后周同死,至朔望日,他设祭于周家,悼念亡师。张所在岳飞军旅生涯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后张所遭奸臣贬谪,死在路上,岳飞感怀旧恩,向朝廷荐举其子张宗本为官。岳飞前娶刘氏,刘氏改嫁,再娶李氏,夫妻恩爱。宋川陕路名将吴玠得知岳飞生活情况,愿与岳飞密交,并派人赠送岳飞一美女,岳飞说:“主上宵衣肝食,勤于政事,岂是大将安乐时?”连那女子面都未见,就将其退回。

岳飞虽“品秩比三公,恩数视二府”,却生活简朴,穿麻布衣衫,吃普通饭菜。一次夫人李氏穿了一身绸缎衣服,岳飞说:“你既然和我同忧同乐,就不适宜穿这种衣服。”夫人李氏立即改正。岳云为岳飞长子,少年参军,勇猛无畏,多立战功。但岳飞皆隐之不报。颍昌(今河南许昌)大战,岳云十余次冲入敌阵,力战金兵,身上负伤累累,甲衣为之而变红。朝廷以其功迁忠州防御使,岳飞不同意,力辞。

南宋小朝廷时期,上至皇帝,下至将臣,灯红酒绿、置田为己者大有人在,岳飞以天下为己任,不置私产,不沉湎于酒色,律己严,待人宽,上报国家,下拯黎民,胸怀坦荡,文武全器,品德高尚,当时诸大将均不能相比。《宋史》将其比为蜀相诸葛亮,不为过份。岳飞少读经史,通史晓文,颇有一代儒将之风。所谓“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是也。

《宋史·岳飞传》说:“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又说:“飞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镇,有诏班师,飞自为表答诏,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诸葛孔明之风。”此实乃千秋公论。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