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野史秘闻

灶王爷是男是女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6:58:47

又到了一年一度小年的时节,这一时间有一项最重要的民俗活动,那就是祭灶神。在古人的眼中,灶神就是玉帝派下凡间监督每家每户的使者,小年这一天是他回天庭述职的时候,因此在这一天要给他奉上灶糖,让他多说点好话。而很多人的印象中,灶王爷就是一个和善的老头,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灶神最开始诞生的时候,其实还是个大美女,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灶王是谁

灶王又称“灶神”、“灶君”、“灶君老爷”、“老灶爷”等,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主管饮食之神。旧时民间灶王信仰颇为广泛,多将灶君像供奉于灶头。

古代文献中,对灶王是谁有多种说法。《淮南子·汜论训》说:“炎帝作火,死而为灶。”汪葵《事物会源》则以黄帝为灶神。炎帝与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按照《淮南子》与《事物会源》的说法,灶神就是这两位老祖宗的化身了。而孔颖达在注疏《礼记·礼器》时却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吕氏春秋》则曰:“吴回回禄之神,托于灶,是月火王,故祀之也。”汉代许慎《五经异义》等书记载,灶神为苏吉利。又有人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字庆忌,有六个女儿,都名察洽。

上述已有六说,灶神皆非同一人,但都承认只有一位灶神。而《敬灶全书》另立一说,分立东、南、西、北、中五方灶神之目。

还有一个民间传说,灶神就更多了。据称商朝末年,姜子牙帮助周武王讨伐纣王,历经多次浴血之战,终于打下江山,裂土封侯。姜子牙受师之命,立下封神榜。有功的将领牺牲后,都能受封为神;但广大冲锋陷阵的士兵,战死沙场,却都未受到封赏。这些游鬼冤魂,死于归宿,心中不快,难免闹事。姜子牙了解这一情形后,便将战死的士兵封为灶神。这样一来,既可制止鬼魂闲荡寻衅,又可将家家户户管起来,可谓一举两得。

2、灶王爷是美女吗

关于灶君的性别,也值得一提。最初灶神是女性的形象,如司马彪注《庄子·达生》时说:“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郑玄也认为灶神是女性。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作了这样的描述:“灶君名隗,状如美女。”在一些道书中,把灶神描绘成昆山上的一位老母。汉代许慎则认为灶神是男性。但当时“灶神女性说”占上风,直到后来,灶君才渐由妇女的形象,变为男子,最终成为现在的美男子形象。

《敬灶全书》、《灶君宝卷》等书所载,很典型地反映出古人对灶王爷的崇拜。不难看出,这种崇拜,经历了由自然崇拜到人格崇拜的过程,反映出我们祖先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原始人崇拜火,从而塑造出火神,进而从崇拜火神到崇拜灶神,以为灶与火有密切的联系。灶神来源的每一种说法,其实都是不同“版本”的灶神传说。

我国古代早就有了祭灶的习俗,《礼记·月令》已有记载。秦朝将祭灶神作为“五祀”之一。到了汉代,祭灶成为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如司马迁在《史记·武帝本纪》中记载:“于是,天子始亲祠灶。”南北朝以后,对灶神的信仰已成为民间的习俗。隋唐以来,灶神信仰日益普遍,一直延续到近代。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述:灶神每月最后一日上天,为的是向天尊汇报人们的善恶功过。罪大的“奇纪”,减寿三百天;罪小的“奇算”,减寿一百天。《易内戒》也有类似的说法:灶神每月月底上天,向司命神报告人的过失。司命神根据灶神的汇报,按照过失大小来剥夺人的寿命,最少三天,最多三百天。灶君的职权就这样逐渐扩大,由管一家饮食而变为操一家生死祸福,并且随时记人功过善恶。

3、灶王的形象是如何发展的

远古时代,还有灶神为女性的说法。这种说法或许与母系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特殊社会结构有关系。《礼记》和一些古老的传说都有这种说法。在《敬灶全书·灶王经》中对这位女性的灶神有具体的描述,大致意思是说“此老母”地位极高,权力也是非常之大,能掌管人的寿命,贫富、前途、功德等,一年之中人们要很多时间去祭祀她,而且用什么祭祀还有说道。

可见在远古时代,灶神的身价是很高的。但是从后来的史书中看,汉代以后,灶王的身价是每况愈下。汉代以后的灶王,简直失去了“王者”的尊严,人们有时把他说成男的,有时把他说成女的;有时把他塑造成一个单身汉,有时还给他找个配偶;甚至姓名、面孔、衣着都任意更换。不过无论形象怎么变换,灶神手里的权力,特别是“打小报告”的特权始终没变,所以人们依然很敬畏他。

“男不拜月,女不拜灶”,这一习俗在我国北方流传甚广。这个风俗与旧时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教有关。据西晋人在《庄子》的疏住中说:“灶神,其状如美女,着赤衣。”可见,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灶神已经是一位美男子了,为了避嫌,所以祭祀灶神得由男人出面。

关于灶神的姓名和形象,说法很多。《风俗通义》中一说灶神名禅字子郭,一说灶神叫苏吉利。还给他安排了配偶叫博颊,也就是灶王奶奶。唐代的《酉阳杂俎》中有新说法是,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古书中对于灶神的形象也有不雅观的描述,如“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黑衣者,灶神也”等等。清朝以后,灶神的形象就比较端庄了,一般都是白面长须,和她并坐的是一位老妇人,叫灶王奶奶。灶王都已经有灶王奶奶陪伴了,不知旧时女人为何还不能祭灶。

尽管灶神的形象大不如远古时代,但是他的威风和神气绝对不减当年。他和其他的神不一样,不是被关在庙宇中,而是就在人们的身边,时时刻刻可以察究人们的行为和语言,并且有权上告天庭,或许这也是灶神深入人心最重要的原因吧。在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人有个不好的习惯,常常把一些脏东西扫如灶内,一天晚上梦见一个黑衣人,打了他的脸,后来他的脸就肿成一个毒瘤,脓血都流到嘴里,恶心至极,后来虔诚祭拜灶神,就痊愈了。看来灶神是得罪不起的,报应又快又很,人们除了祭拜,还很畏惧灶神。

我们常说的“离地三尺有神灵”,“暗室亏心,神目如电”恐怕和灶神的传说不无关系。灶神有洞察之权,有上报之权,还有惩罚之权,但是人们也并不是一味的崇敬和畏惧,人们能赋予灶神身世、形象,自然也能赋予他性格,年糕、麦芽糖不就是利用灶神的贪吃,从而黏住灶神的嘴,不让他去“打小报告”么!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