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野史秘闻

金缕玉衣是干什么用的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4:15:56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是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金缕玉衣制作费时又极为奢侈,既是玉片又是金线的。为什么制作金缕玉衣普遍是认为玉衣是地位的象征,不过也有别的看法。

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早有关于金缕玉衣的记载。《西京杂记》说“汉送帝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其中“珠襦玉匣”,即是金缕玉衣。在《后汉书·礼仪志》中有引自《汉旧礼》的说明:“珠襦“以玉为襦’,如铠状,连缝之,以黄金为缕。”简单地说,金缕玉衣就是用金线将玉片缝制成的敛服。

从汉代以后,就已经不被普通人所知道,长期以来,成为一个不解的谜我们将视野暂时转移到河北满城的陵山。据当地人传说,陵山上有先人的墓葬,而且,当地人的祖先就是当时被派来的守墓人。可是长久以来人们只把它当作传说而已,直到文革时期的1968年,这个传说终于得到了印证。

然而,对于人们将制作如此精美的金缕玉衣作为殓葬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多年以来,人们多加描测,莫衷一是。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说法。

其一,它是两汉之前的史前玉器由祭祀用品发展到殓葬用品的自然结果。事实上,在史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将玉器作为殓葬品的风俗。例如,在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出土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如璧、琮、璜、璋等。在《周礼》中有“疏壁琮以殓尸”的记载,郑玄解释“疏壁琮者,通于天地。说明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将玉器由祭祀用品发展到殓葬中,以表示对死者的尊敬。

到了西周,已经在殓葬中出现了缀玉覆面,在陕西沣西西周中期的墓葬中发现了迄今最早的缀玉覆面的残件,计有眉、眼、耳、鼻、嘴五种,造型规整,表面刻有纹饰,其上都有用于穿线缝缀的小孔。在虢国墓地、晋侯墓地,发现了多套缀玉覆面。到了西汉初年的墓葬中,也曾经发现了玉衣,即只用玉片缝制的上衣。

其二,反映了当时独尊儒术的社会风气,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孔子将玉比作君子。《礼记聘义》载:“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刿、义也。《诗经》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上古的风俗只有君子才配带玉器。后来人们就将配玉象征地位、身份和品德。而在西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金缕玉衣也主要是出土于西汉中期即汉武帝以后。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么?看来殓葬中的金缕玉衣是显示死者地位尊贵且生前的美德符合儒家君子的形象。

其三,玉器殓葬可使尸身长期不朽,起到防腐的独特效果。据史书记载,这种迷信的说法在西汉时是非常流行的。如在《抱朴子》中曰:“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后汉书》卷四十一说:“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西京杂记》曰:“棺器天象形兆,尸身不坏,孔窍中有金玉,其余器物皆朽烂不可别。”既然人们都认为玉器可使尸身长期不坏,那么,王侯贵族们便要想尽办法用玉来保护自己的尸身也就不足为怪了。

用金缕玉衣作葬服不仅没有实现王侯贵族们保持尸骨不坏的心愿,反而招来盗墓毁尸的厄运,许多汉王帝陵往往因此而多次被盗,令人唏嘘。

本文标签 金缕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