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5年5月16日:倾国名姬陈圆圆逝世
1695年5月16日(农历四月初四),倾国名姬陈圆圆逝世。
陈圆圆(1623年4月3日-1695年5月16日),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芬,明末清初苏州名姬,江苏常州府武进县金牛里(现常州奔牛)人氏。父业“惊闺”,俗呼货郎。母早故,育于姨母陈氏家,改姓陈,居苏州桃花坞。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优。戏曲家尤西堂少时“犹及见之”。陈圆圆“容辞闲雅,额秀颐丰”,有名士大家风度。每一登场演出,明艳出众,独冠当时,“观者为之魂断”。
陈圆圆俏丽绝伦,能歌善舞,18岁时,在苏州登台演出,自称为“玉峰女优陈圆圆”。她演的是花旦,“体态轻靡,说白便巧”,一下子成了名扬四海的红歌妓。
陈圆圆的名声传到北京,田妃的父亲田畹和青年将领吴三桂都想得到她,派人专程赶到苏州,吴赠以1千两白银的聘礼,而田则邮了2千两银子,终于把陈圆圆买到手,并带到了北京。这时,朝政紊乱,国事,内则义军蜂起,外则满族虎视眈眈,崇祯帝昼夜忧郁,坐立不宁。田畹为了讨得主子的欢心,将圆圆送进皇宫,准备给皇帝消愁解闷。但是崇祯不领情,叫田妃送回了她父亲的府第。
这时,李自成的起义军已经攻下西安,直奔河北,北京形势日趋紧张。田畹眼见自己的几百万家私,即将化为流水,心中惴惴不安。陈圆圆向他献计说:“你最好结交一些有实力的武将,好有一个依靠。”田畹左思右想,最后想到了吴三桂。
一天,吴三桂入京,田畹设宴相请。酒过三巡,吴三桂直截了当地问:“听说玉峰歌妓陈圆圆曾入贵邸,这批歌姬中是否有她呢?”田畹被迫无奈,不得不反圆圆叫了出来。圆圆走到吴三桂身边敬酒的时候,吴问她在这里是否愉乐。她细语说:“红拂尚且不喜欢杨素,何况连杨素都不如呢?”接着,陈圆圆拨动琴弦,弹了一曲《昭君怨》,以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
山海关战事紧张,崇祯帝催促呈三桂星夜赴任,而军中又不能随带姬妾,吴只得把圆圆安置在父亲吴襄的家中。不久,闯王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吊死于煤山。这时,明朝的军队已经被打得落花流水,所剩无几了,只有吴三桂部还是一支完整的军事力量。李自成想把吴襄全家,包括陈圆圆在内都找了来,作为人质,并叫吴襄和圆圆写信给三桂,劝其认清时势,归顺闯王。李自成派人把招降书连同犒赏三桂军队的4万两白银,一并送至山海关。
吴三桂得知父亲已经投降李自成,又接到圆圆的劝降信,自然乐意受托。不实正在这个时候,他派往京城的探子回来了,说父亲被关在宫里,家被抄了,圆圆也被李自成占去了。吴三桂一听,火冒三丈,大吼说:“李自成啊李自成,我与你有不共戴天之仇。”于是他写信给多尔衮,引清兵入关,合力向北京进攻。《圆圆曲》中所说:“冲冠一怒为红颜”,就是指这件事而言。
李自成正在迎战的时刻,发现呈三桂军队中夹有辫子兵,不禁失声叫道:“这是满州兵,何以到此?”便下令放弃京师,向西撤走,李自成杀了吴襄及其家人30余名以后,准备再杀陈圆圆,圆圆说:“吴将军本来是愿意归顺大王的,后来因为我的缘故,忽而变了卦。如果杀了我,他一定要与你拼命这恐怕不利于大王吧。”李又想把圆圆一起带走,圆圆说:“如果大王把我带走,他一定要全力追赶你。请大王考虑一下,你能不能有把握打败吴将军?否则,不若把我留下,他一见我安然无恙,疑团顿释,自然就不会追你了。”这样,陈圆圆被安置在一个平民百姓的家里。
吴三桂回到北京老家,不见圆圆,便四出探听,后来在民间找到了她。吴三桂打算继续追击李自成,圆圆向他叙述闯王对她礼遇的经过,并说:“李自成是英雄人物,军纪严明,秋毫不犯。他之所以扣留我,目的是为了要招你投降,所以你不必再追击他了。”于是吴三桂的部队就留在北京,等修清世祖的到来。
清世祖一入京师,就建立清朝政权,封吴三桂为平西王。
吴三桂坐镇昆明以后,在北门外为陈圆圆建筑一座大园苑,名曰“野园”,又称“安阜园”,楼阁耸峙,花木葱茏,园中心挖有莲花池,波平如镜,澈见底,旁有珠帘乡幕的画楼,相传就是“陈圆圆梳妆台”,至今仍有遗亦可寻。
吴三桂在滇中颇多内宠。这时,陈圆圆已经50开外了,自知“人老珠黄不值钱”,康熙12年,清廷撤藩,吴三桂兴兵造反,自称为“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对此,圆圆是不赞成的,她对吴说:“人生在世,不过数址年,何必称王称霸,争城夺地,涂炭生灵?我为王爷着想,不若卸兵权,做个范蠡大夫,泛舟五湖,怎不快活?”吴说:“这是妇人之见。”圆圆知道已无可挽回,便说:”我侍候大王已有二三十年,时间不能算不久,长此奢华,恐遭天忌,请允许我削发为尼吧。”经过反复商量,吴终于答应了她的要求。
于是陈圆圆移居宏觉寺,诵经念佛,吴三桂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率兵离开昆明后,陈圆圆估计他此行必败,为了免受株连,迁居于昆明西郊瓦仓庄的三圣阉与市区相距有半里多路。陈圆圆在庵内,茹素吃斋,不问世事,与吴家断绝了一切往来。
康熙28年,陈圆圆在庵内一病身逝,被葬于商山寺旁。墓联曰:“尘劫中不昧本来,朗月仍辉性海;迷障里能开觉悟,净莲更邮污泥。”横匾为“圆光寂照”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