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探索发现

娃娃鱼为什么会濒危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7:54:19

娃娃鱼又叫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种群现状

由于大鲵经济价值较高,人们过度捕捞作为食用日趋严重,加之江河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致使大鲵数量锐减,许多地方资源枯竭,甚至濒临绝灭。

中国大鲵资源急剧下降始于20世纪80~90年代。陕西南部的秦岭、巴山、米仓山地区是我国野生大鲵分布气候最适宜、数量最多的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初大鲵资源依然非常丰富,汉中市内山区的河道内经常可以见到大鲵活动。

1990年前后汉中市大鲵数量锐减,1991年刘诗峰等调查发现,大鲵资源蕴藏量仍较大,存量在2.2~2.3万尾。但时至今日,自然大鲵几近绝迹,河溪内见不到大鲵存在。

湖南张家界市大鲵资源曾非常多,20世纪50年代桑植、大庸和慈利3个县每年收购出口5万千克大鲵,80年代后大鲵资源迅速减少;2006~2008年罗庆华等对张家界市大鲵分布区域和资源数量调查发现,野生资源仅存2001尾。

山西全省大鲵资源量在20世纪70年代末约为10吨,到1994年锐减到2吨左右,部分河溪中大鲵已经绝迹。

在河南伏牛山区,大鲵曾是当地的两栖动物优势种,20世纪70年代前,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几乎所有溪流都有大鲵分布,80年代后期仅在高山溪流中见到,90年代难见其踪迹,2010年调查证明已无大鲵分布。

贵州黔东武陵山区曾是大鲵的主要产区,溪河中经常可见大鲵,20世纪80年代大鲵资源蕴藏量急剧下降,仅有零星分布,且多生活在喀斯特地下暗河中,不易被发现和调查。

安徽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自然环境优越,大鲵曾分布广泛,资源量丰富,1994年安徽水产局进行全省大鲵资源全面调查时发现有36.5~56.2吨,但正以惊人的速度衰减,多地已绝迹。可见,中国大鲵的野生种群数量已急剧下降,物种资源几近枯竭。

濒危原因

大鲵对水的环境非常依赖,迁徙能力是动物之中最差者之一,它们的栖息地被山涧、湖泊、河流分开,因此造成了中国大鲵的基因在每个区都不一样,这就造成了互相之间的繁殖变得非常困难。

自然栖息环境被破坏,如砍伐森林、修建水利设施等,因其栖息地被占用,造成局部地区灭绝。

自身的生物学因素,诸如自然繁殖困难,幼苗成活率低等。

人为过度捕捞和偷猎。在地球上繁衍3亿6千多万年的事实证明,大鲵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和生存能力,大部分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原分布区域,自然种群均趋于枯竭。

总体上看,大鲵分布地生态环境好,区域经济发展滞后。

20世纪80年代起广东及东南亚等地喜食大鲵成风,导致其收购价格极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将贩卖大鲵作为致富的捷径,大规模捕杀大鲵,即使是国家立法保护后,大鲵的黑市交易仍很猖獗。90年代全国涉及的非法贩运大鲵案件很多,大鲵数量惊人。

21世纪初,随着国家对大鲵人工驯养繁殖政策的开放,大鲵产业化发展蓬勃兴起,但由于野生大鲵较人工养殖的大鲵种质优良,繁殖能力较强,所产后代体质健壮,更适宜养殖户留作新建养殖场的原始大鲵种群,培育后备种鱼,养殖户不惜花重金购买野生大鲵,导致其进一步被捕捉,逐渐流入到各人工养殖场。

大鲵资源衰退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化肥和农药使用导致水体污染,直接影响大鲵繁殖,造成不育,也使得大鲵的饵料小鱼、小虾等数量减少。

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皖西当地溪流中成体大鲵还较常见,但鲜见大鲵幼苗;而目前在人迹罕至的深山溪流源头,水质未受污染,至今仍可偶见大鲵幼苗。可见,大鲵野外种群数量骤减的主导因子是人为活动。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