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探索发现

碑林的碑为什么少一笔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6:25:42

碑林位于西安,是中国碑石收藏最多的地方。很多人去碑林后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碑林的“碑”字怎么会少一撇呢?其实是因为印刷术普及前“碑”字就是这么写的,后来才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样子。

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文昌门内三学街15号,原为陕西省博物馆,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

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和殿堂,碑林到今天为止已经有932年历史,它也是中国收藏古代碑石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一座博物馆。它收藏历代碑石墓志4000余方,石刻、造像、法帖1万多件,包括唐代百科全书《开成石经》、镇馆之宝《石台孝经》等。

走进碑林博物馆,就能看到《石台孝经》碑亭上的“碑林”二字,然而很多人却发现“碑”字少了上方的一撇,其实这个疑问可以说是由来已久。关于这个疑问网友们都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宋代前的“碑”字没有一撇

有网友认为,这个碑字是唐代题的,在唐代书写碑字是没有一撇的。原因是唐代印刷术落后,有一撇这个字就出格了。并言之凿凿:魏晋以至唐人现集于《书法大字典》各家之“碑”字上边没有撇。直到宋代以后书写碑字才有了一撇,因为宋代发明了印刷术。

题字的是刚革职的林则徐

持这种说法的人最多,认为“碑林”两字出自林则徐之手。鸦片战争之后,他革职戍守新疆伊犁。当时路经西安,写下了这两个字。因此“碑”字少一撇,象征他当时的心境,刚刚丢了乌纱帽。

书法少个笔画很正常

支持这种说法的网友认为,这是古代汉字书写时讲究对称,“碑”字少了一撇,只是为了看起来对称美观罢了。

历史名人题错字并不罕见

还有网友认为这是个错字,并举出多个照片例证,证明历史名人题错字一点都不罕见。例如:五台山的“凌峯圣境”是康熙题字,峯却少了一横。咸丰曾在天津蓟县独乐寺题“报恩院”三个字,“院”却少了一横。

面对网友众多的猜测和说法,碑林博物馆副馆长王原茵说:“碑林两个字究竟是谁写的,写于何时,目前已经无法考证。”林则徐题字这个说法,可能是因为林则徐的书法不错。不过说是丢了乌纱帽所以少写一笔,这就没有什么依据。

“可以肯定的是,少一撇的碑字肯定不是错别字。而且确实宋代以前的碑字没有那一撇。”王原茵说,书法上也确实讲究一种美感,为了结构对称多一笔少一笔并不罕见,所以不能说是错字。

因此,碑林的“碑”字少一瞥最大的可能就是唐朝时“碑”字就是这么写的,后来印刷术普及后那一撇才逐渐冒头,最终形成撇。

本文标签